[ad_1]
孤独·异化——《局外人》的主题探究
《局外人》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代表作之一,是一部被誉为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。小说始于人物梅尔索的母亲去世,随之展开的是梅尔索独特的心理与思考方式,他与周围的人发生的种种矛盾冲突,以及他为了掩盖自身阴暗一面而做出的一系列极端行为。本文将从梅尔索的异化感和孤独表现入手,探究小说背后隐含的主题。
一、梅尔索的异化感
梅尔索是一位不合群的人,他无法适应社会对“正常”的定义,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。在小说中,梅尔索对社会的异化感非常明显。他在法庭上被审判,却显得毫不在意,就像他根本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一样。他在监狱中,习惯于独自一人沉思,不愿意与他人说话,没有任何社交生活。梅尔索还对宗教信仰的态度特殊,他没有任何信仰,对于宗教极为反感。
这种异化感让梅尔索显得十分的孤立。他的行为,都是为了逃避周围人的压力,从而使他显得更加与周围人格格不入。梅尔索的异化感使他在人际关系上显得与众不同,使得他难以与他人建立起深入的联系,这也是他孤独的表现之一。
二、梅尔索的孤独
梅尔索的孤独,不仅仅是因为他无法适应社会,还因为他过于自我封闭。他几乎不与他人交流,也不会主动与他人打交道。在他眼里,周围的人都是毫无意义的,而为了让自己感到舒服,他会取悦自己的欲望,做自己所想的事。
梅尔索的孤独,也表现在他对周围人的冷漠。他的一些极端行为,都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阴暗面。当他谋杀那个阿拉布人的时候,他没有感到任何的歉疚和心痛;他甚至还嘲笑了受害者的母亲。这显得他的心灵已经极度的空虚和孤独,他已经无法感受到人情与和谐,也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及其价值。他逐渐成为了一个自我封闭的孤独者。
三、存在主义的思考
思想家加缪是一个存在主义者,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小说中的人物,也对小说中的主张产生了影响。梅尔索的孤独和异化感与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密切相关。存在主义认为,人生没有任何固定的价值和意义,只有通过人自己的选择才能建立起意义。加缪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,阐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。
梅尔索就是加缪所谓的“局外人”。他不愿意、也不善于与周围的群体建立联系,揣摩有形或无形的群体规范,而是依靠自己的欲望生活。这本质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生存方式。梅尔索的生存不受群体规范的界限,也不需要任何与他人和哈莫尼的联系,他显得孤独而自由,虽然这种自由是以对外在世界的抵抗、怀疑、痛楚和漠不关心等不同方式呈现的。这又进一步体现了加缪对离群者的关注以及持续探寻“意义”与“自由”的主题。
四、结语
通过解读《局外人》中蕴含的主题,我们可以发现,梅尔索的孤独和异化感,不仅仅是他自身的问题,也反映了社会与环境的不和谐。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,加缪通过梅尔索的生命体验,阐述了人与生存、社会之间的内在对话,强调了个体存在和在行动中的表达,并提出了“反对死亡机器,抱有自由和个性”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口号,坚持认为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。在现代社会之中,不少人会感到孤独与焦虑,梅尔索的内心深处所体现的“局外人”的思考模式,也许会对我们有一些启发和借鉴。
[ad_2]